何梁何利基金2008年度颁奖大会新闻稿
来源: 时间:2008-12-31
何梁何利基金2008年度颁奖大会于2008年10月29日下午三时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颁奖大会。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
在充满欢乐和喜庆的气氛中,严隽琪、万钢等领导同志和捐款人代表一起向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房建成教授、38位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18位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杰出科技工作者颁奖。
今年“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房建成教授,年仅43岁。这位惯性技术与导航控制领域杰出科学家,针对制约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寿命和精度的瓶颈问题,经过长期潜心研究,攻克了航天器姿态控制惯性执行机构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空间五自由度主动控制混合磁悬浮轴承的惯性执行机构设计理论和方法,发明了新型磁悬浮姿控/储能两用飞轮、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单框架和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实现我国高精度长寿命对地观测卫星和大型航天器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跨代发展。房建成及其年轻创新团队的卓越成就,为我国新一代卫星技术和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他在颁奖大会上所做的充满科学精神、爱国热忱和创新理念的发言,表达了全体获奖科技工作者的心声,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据介绍,今年“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科学家学科、领域覆盖面广,群星荟萃,亮点闪耀。一是总体水平比去年又有较大提高。“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人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89.4%,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占68.4%,分别高出去年18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约有90%科研成果进入世界前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的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94.4%,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占72.2%,也比去年高出8.7个百分点和10.3个百分点,约有95%创新成果居于世界前列。二是“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成果原创性突出,18位获奖人,获得授权专利23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62项,占70.1%,平均每人获专利12.8项。三是获奖科学家年龄结构比例趋于合理,今年获奖人的平均年龄是56.5岁。2007年降到54.9岁,已连续两年已稳定在60岁以下,多年来获奖人老龄化趋势基本得到解决,这也折射出我国科研队伍已形成良好年龄结构梯队。在获奖人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占36.8%,非两院院士获奖人占总数的63.2%,这充分说明我国科技事业后继有人,青胜于蓝的兴旺发达局面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四是今年又有两位香港特区优秀科学家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我们期待今后有更多的香港和澳门特区科学家进入获奖人行列。
在热烈的掌声中,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赞扬57位获奖科学家是我国产学研各条战线杰出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是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群星璀璨的生动写照,他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向全体获奖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何梁何利基金当年的创立者和今天捐款人代表热诚支持祖国科技事业的创举和义举,表示崇高的敬意,高度评价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的成功实践。同时,深刻阐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我国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
科技部、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中央及首都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专家和代表300多人出席了颁奖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