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梁何利基金2009年度颁奖大会暨何梁何利基金15华诞庆典上的讲话
来源: 时间:2009-11-19
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也是何梁何利基金创立15周年。我们在喜上加喜的欢乐气氛中,举行何梁何利基金2009年度颁奖大会,向4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的崇高荣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光临本次盛会。我谨代表基金同仁,对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内地和香港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嘉宾出席这次盛典,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代表评选委员会,做工作报告。
一、关于何梁何利基金15年的成功历程
人类历史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人才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第一资源。正是基于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情怀,爱国金融事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捐赠巨资,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创立了用他们姓氏朴实命名的何梁何利基金。四位基金创立者郑重宣布,这个基金只用于奖励为祖国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994年5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何梁何利基金成立发布仪式”。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向捐款人赠送了他挥毫题写的“高风亮节”、“山高水长”等四幅巨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出席在香港恒生银行举行的颁奖典礼,发表重要讲话,盛赞何梁何利基金创立者“高谊可风,功在当代,泽被永远”,深刻表达了全社会对四位基金捐款人善举、义举和创举的崇高评价。
今天,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关怀下,在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何梁何利基金已经走过15年的光彩历程,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权威最高、在国内国际具有重要影响之一的科技大奖,成为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的成功范例。
首先,何梁何利基金通过奖励大批杰出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领军人物,鼓舞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促进了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驰名世界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仅有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几个学科。何梁何利基金服务于祖国科教兴国伟业,参照国际科技大奖的有益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设计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奖项结构: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年来,85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的殊荣,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7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749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74位。何梁何利科技奖为我国科技拔尖人才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不仅鼓舞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攀登科技高峰,而且在全社会弘扬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风尚。
第二,基金以严谨的管理、规范的运作、科学的评审,始终保持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评选记录,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一是依据《信托契约》、《评选章程》建立信托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和评选委员会,依法办会、科学办会、民主办会、合作办会。二是按照优良道德操守、精深学术造诣、热心奖励工作、志愿为基金服务等四个条件,遴选国内外权威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为保证评选标准与国际对接,评选委员会委员按每三名国内学者、一名海外学者的比例组成。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杨振宁教授担任评委10年,对评选工作贡献良多;世界“光纤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教授担任基金评委期间,不但满腔热情履行职责,而且为促进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做出积极贡献。三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原则。这是基金的立业之本、权威之根,公信力之源泉。评选工作在阳光下操作,接受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排除任何单位与个人的干扰。为了抵御社会不正之风,制止科研不端行为,今年,何梁何利基金制定了《关于对获奖科学家异议投诉的处理办法》,已付诸实施,以期加强自律、互律和他律,保障评选工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第三,举办科学技术高峰论坛、学术报告会和科学技术专题展览,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15年来,根据《评选章程》,基金在北京、香港、上海、昆明、广州、西安、成都、拉萨、哈尔滨、杭州、合肥等地举办了多次学术会议,由评选委员会委员和获奖科学家就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热点问题、重大科技政策问题发表专题演讲,并进行互动研讨;逐年出版发行刊登获奖科学家学术论文的《何梁何利基金纪念文集》,积极推动了知识传播、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合作。今年,基金成立15周年图片展览将在北京和其他城市展出。
第四,以国家科学技术政策为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我国传统科技奖励制度的直接对象是科技项目和成果。何梁何利基金以个人为荣誉主体,重奖杰出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全社会激起强烈反响。由于历史积累,许多老一辈科学技术工作者从获得厚重的何梁何利奖励上,感到其科技成就和劳动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倍感科学春天的温暖。前12年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平均年龄为68.8岁,两院院士比例也在75%左右。应当说,这具有历史的合理性。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目标,何梁何利基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行动计划,增设“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调整奖项结构,优化评选标准,努力使何梁何利奖成为促进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力杠杆,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杰出中青年科学家成为何梁何利基金获奖人的主体,展示出我国科技事业人才辈出、青胜于蓝的兴旺局面。今后,何梁何利基金将伴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旋律,继续前进。
岁月匆匆,斗转星移。15年过去了,德高望重的四位捐款人中,梁銶琚、何善衡、何添先生先后都在九旬高龄驾鹤仙逝。我们永远怀念他们。对健在的利国伟先生,我们以全体与会者的名义,向他致以崇高敬意。祝他寿比南山,岁岁安康。同时,向全体捐款人家属致以亲切的问候。
二、关于2009年度基金评选工作
今年初,评选委员会向国内外提名人共发出提名推荐书2311份。在规定的期限内,收到推荐材料449份,有效被提名人356人。其中,“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提名人240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16人,总数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奖金总额为1000万元,比去年有所减少。在7月16日至20日举行的专业评审会上,分12个专业评审组进行初评,产生“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候选人44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候选人25名,提交评选委员会终评。“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是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的重中之重。评选委员会成立由段瑞春秘书长牵头,8名委员参加的预审小组,对6位预备人选进行考察、听证,经合议确定候选人并形成预审报告。
今年9月10日至11日,何梁何利基金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终评产生“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人1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15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人30名,圆满完成了今年评选工作。
首先,基金科技大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得主是一位五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庆油田,持续创新,成就卓著的杰出科学家。他带领创新团队成功完成的早期注水、分层开采、稳油控水和聚合物驱油技术等四代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使大庆油田采收率、原油产量、持续高产稳产等三大指标居于世界第一,创造5000万吨以上稳产持续27年、4000万吨以上可持续14年和实现百年油田长远目标的奇迹,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他既是核心技术发明的开拓者、完成者,又是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其创新思想、创新实践和创新文化,为大庆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
第二,“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0位获奖科学家展示出我国科技战线从基础科学到前沿技术,跨越发展的强劲步伐。有的科学设计、精准研制成功“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被国际同行誉为“当今国际核聚变工程的非凡业绩和全世界聚变能重要里程碑”;有的制定探月工程计划,主持攻克绕月关键技术和复杂难题,指挥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有的利用大豆杂种优势育种,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实现增产20%的飞跃;还有在物理学、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做出世界一流科学建树,使我国跃入世界前列的基础科学拔尖人才。今年“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人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90%以上,70%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科技进步的强劲态势令人鼓舞。
第三,“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位获奖科技工作者在产业高端改写纪录的创新业绩,令人惊喜、令人骄傲。他们中间,有在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重大装备领域,自主设计制造顶级万吨自由锻造液压机,使我国大型锻件制造能力跃居世界前列的领军人物;有在信息产业高端,成功设计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浪潮系列服务器,三项性能和节能测试指标破世界纪录,敢于与惠普、IBM公司平分秋色的青年拔尖人才;有扎根西部高原30年,主持完成第一部国际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的少数民族创新专家;还有长期深入新疆干旱荒漠,在西部资源开发、区域创新和生态保护领域书写崭新篇章的科学创新人物。
第四,今年获奖科学家结构比较合理,获奖科学家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继续提升。今年三大科技奖项获奖人平均年龄61.9岁,略高于去年60.8岁;两院院士占40%,非院士的比例为60%,较好地体现了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结构。其中,“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平均年龄为50.1岁。较之2007年51.8岁、2008年54.9岁,进一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这说明我国科研队伍正在形成良好年龄梯队,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今年30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得主共获专利193项,平均每人6.4项专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位获奖人,共拥有专利211项,平均每人拥有专利14项。最多的是一位从事聚合物纤维及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研究的女性科学家,其个人发明专利达68项。这说明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产学研组织积极运用知识产权武装其创新成果,把技术优势扩展到产业优势。
第五,优秀科技人才云集,获奖名额有限,在激烈竞争中未免留下遗憾,但今后还有机会。今年基金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受金融风暴影响,奖金总额略有减少,但被提名人数量较多,入选率为八比一,竞争相当激烈。南宋诗人卢梅坡的一首七绝,似乎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评委的心情。这首《咏雪梅》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的是瑞雪和梅花竞争,一者洁白无瑕,一者香飘四野,确实各有所长,难分高低。很像我们今年的评奖。但最终还是评出获奖人,那就只能优中选优,由每位评委独立判断,用选票形成评委共同体的选择。有些优秀科技工作者落选,令人惋惜,不过今后还要机会。我们期待随着经济走向复苏,基金投资能够获得更高回报,能够拿出更多资金奖励更多优秀人才;也希望所有参评人员理性乐见两种可能的评选结果。何梁何利科技奖的大门永远向我国杰出科学技术工作者敞开!
三、关于何梁何利基金今后的工作
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何梁何利基金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科技大奖。
光荣属于何梁何利基金创立者!光荣属于全体获奖科学技术工作者!光荣属于所有为何梁何利基金无私奉献的优秀志愿者!
光荣是对历史的记载。光荣意味着责任。
历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典礼,高瞻远瞩,语重心长,对何梁何利基金给予了亲切关怀、勉励和指导,给予基金同仁莫大鼓舞和鞭策。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何梁何利奖寄予热忱期待,基金同仁也将铭记在心。值此,世界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之际,举国上下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时刻,何梁何利基金将再接再厉、承前启后、志存高远、继往开来,与我国内地和香港科技共同体一道,努力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办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大奖,使之成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杠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也是何梁何利基金创立15周年。我们在喜上加喜的欢乐气氛中,举行何梁何利基金2009年度颁奖大会,向4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的崇高荣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光临本次盛会。我谨代表基金同仁,对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内地和香港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嘉宾出席这次盛典,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代表评选委员会,做工作报告。
一、关于何梁何利基金15年的成功历程
人类历史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人才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第一资源。正是基于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情怀,爱国金融事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捐赠巨资,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创立了用他们姓氏朴实命名的何梁何利基金。四位基金创立者郑重宣布,这个基金只用于奖励为祖国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994年5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何梁何利基金成立发布仪式”。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向捐款人赠送了他挥毫题写的“高风亮节”、“山高水长”等四幅巨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出席在香港恒生银行举行的颁奖典礼,发表重要讲话,盛赞何梁何利基金创立者“高谊可风,功在当代,泽被永远”,深刻表达了全社会对四位基金捐款人善举、义举和创举的崇高评价。
今天,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关怀下,在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何梁何利基金已经走过15年的光彩历程,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权威最高、在国内国际具有重要影响之一的科技大奖,成为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的成功范例。
首先,何梁何利基金通过奖励大批杰出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领军人物,鼓舞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促进了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驰名世界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仅有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几个学科。何梁何利基金服务于祖国科教兴国伟业,参照国际科技大奖的有益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设计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奖项结构: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年来,85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的殊荣,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7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749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74位。何梁何利科技奖为我国科技拔尖人才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不仅鼓舞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攀登科技高峰,而且在全社会弘扬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风尚。
第二,基金以严谨的管理、规范的运作、科学的评审,始终保持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评选记录,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一是依据《信托契约》、《评选章程》建立信托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和评选委员会,依法办会、科学办会、民主办会、合作办会。二是按照优良道德操守、精深学术造诣、热心奖励工作、志愿为基金服务等四个条件,遴选国内外权威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为保证评选标准与国际对接,评选委员会委员按每三名国内学者、一名海外学者的比例组成。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杨振宁教授担任评委10年,对评选工作贡献良多;世界“光纤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教授担任基金评委期间,不但满腔热情履行职责,而且为促进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做出积极贡献。三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原则。这是基金的立业之本、权威之根,公信力之源泉。评选工作在阳光下操作,接受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排除任何单位与个人的干扰。为了抵御社会不正之风,制止科研不端行为,今年,何梁何利基金制定了《关于对获奖科学家异议投诉的处理办法》,已付诸实施,以期加强自律、互律和他律,保障评选工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第三,举办科学技术高峰论坛、学术报告会和科学技术专题展览,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15年来,根据《评选章程》,基金在北京、香港、上海、昆明、广州、西安、成都、拉萨、哈尔滨、杭州、合肥等地举办了多次学术会议,由评选委员会委员和获奖科学家就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热点问题、重大科技政策问题发表专题演讲,并进行互动研讨;逐年出版发行刊登获奖科学家学术论文的《何梁何利基金纪念文集》,积极推动了知识传播、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合作。今年,基金成立15周年图片展览将在北京和其他城市展出。
第四,以国家科学技术政策为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我国传统科技奖励制度的直接对象是科技项目和成果。何梁何利基金以个人为荣誉主体,重奖杰出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全社会激起强烈反响。由于历史积累,许多老一辈科学技术工作者从获得厚重的何梁何利奖励上,感到其科技成就和劳动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倍感科学春天的温暖。前12年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平均年龄为68.8岁,两院院士比例也在75%左右。应当说,这具有历史的合理性。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目标,何梁何利基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行动计划,增设“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调整奖项结构,优化评选标准,努力使何梁何利奖成为促进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力杠杆,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杰出中青年科学家成为何梁何利基金获奖人的主体,展示出我国科技事业人才辈出、青胜于蓝的兴旺局面。今后,何梁何利基金将伴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旋律,继续前进。
岁月匆匆,斗转星移。15年过去了,德高望重的四位捐款人中,梁銶琚、何善衡、何添先生先后都在九旬高龄驾鹤仙逝。我们永远怀念他们。对健在的利国伟先生,我们以全体与会者的名义,向他致以崇高敬意。祝他寿比南山,岁岁安康。同时,向全体捐款人家属致以亲切的问候。
二、关于2009年度基金评选工作
今年初,评选委员会向国内外提名人共发出提名推荐书2311份。在规定的期限内,收到推荐材料449份,有效被提名人356人。其中,“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提名人240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16人,总数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奖金总额为1000万元,比去年有所减少。在7月16日至20日举行的专业评审会上,分12个专业评审组进行初评,产生“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候选人44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候选人25名,提交评选委员会终评。“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是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的重中之重。评选委员会成立由段瑞春秘书长牵头,8名委员参加的预审小组,对6位预备人选进行考察、听证,经合议确定候选人并形成预审报告。
今年9月10日至11日,何梁何利基金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终评产生“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人1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15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人30名,圆满完成了今年评选工作。
首先,基金科技大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得主是一位五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庆油田,持续创新,成就卓著的杰出科学家。他带领创新团队成功完成的早期注水、分层开采、稳油控水和聚合物驱油技术等四代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使大庆油田采收率、原油产量、持续高产稳产等三大指标居于世界第一,创造5000万吨以上稳产持续27年、4000万吨以上可持续14年和实现百年油田长远目标的奇迹,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他既是核心技术发明的开拓者、完成者,又是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其创新思想、创新实践和创新文化,为大庆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
第二,“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0位获奖科学家展示出我国科技战线从基础科学到前沿技术,跨越发展的强劲步伐。有的科学设计、精准研制成功“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被国际同行誉为“当今国际核聚变工程的非凡业绩和全世界聚变能重要里程碑”;有的制定探月工程计划,主持攻克绕月关键技术和复杂难题,指挥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有的利用大豆杂种优势育种,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实现增产20%的飞跃;还有在物理学、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做出世界一流科学建树,使我国跃入世界前列的基础科学拔尖人才。今年“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人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90%以上,70%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科技进步的强劲态势令人鼓舞。
第三,“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位获奖科技工作者在产业高端改写纪录的创新业绩,令人惊喜、令人骄傲。他们中间,有在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重大装备领域,自主设计制造顶级万吨自由锻造液压机,使我国大型锻件制造能力跃居世界前列的领军人物;有在信息产业高端,成功设计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浪潮系列服务器,三项性能和节能测试指标破世界纪录,敢于与惠普、IBM公司平分秋色的青年拔尖人才;有扎根西部高原30年,主持完成第一部国际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的少数民族创新专家;还有长期深入新疆干旱荒漠,在西部资源开发、区域创新和生态保护领域书写崭新篇章的科学创新人物。
第四,今年获奖科学家结构比较合理,获奖科学家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继续提升。今年三大科技奖项获奖人平均年龄61.9岁,略高于去年60.8岁;两院院士占40%,非院士的比例为60%,较好地体现了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结构。其中,“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平均年龄为50.1岁。较之2007年51.8岁、2008年54.9岁,进一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这说明我国科研队伍正在形成良好年龄梯队,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今年30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得主共获专利193项,平均每人6.4项专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位获奖人,共拥有专利211项,平均每人拥有专利14项。最多的是一位从事聚合物纤维及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研究的女性科学家,其个人发明专利达68项。这说明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产学研组织积极运用知识产权武装其创新成果,把技术优势扩展到产业优势。
第五,优秀科技人才云集,获奖名额有限,在激烈竞争中未免留下遗憾,但今后还有机会。今年基金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受金融风暴影响,奖金总额略有减少,但被提名人数量较多,入选率为八比一,竞争相当激烈。南宋诗人卢梅坡的一首七绝,似乎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评委的心情。这首《咏雪梅》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的是瑞雪和梅花竞争,一者洁白无瑕,一者香飘四野,确实各有所长,难分高低。很像我们今年的评奖。但最终还是评出获奖人,那就只能优中选优,由每位评委独立判断,用选票形成评委共同体的选择。有些优秀科技工作者落选,令人惋惜,不过今后还要机会。我们期待随着经济走向复苏,基金投资能够获得更高回报,能够拿出更多资金奖励更多优秀人才;也希望所有参评人员理性乐见两种可能的评选结果。何梁何利科技奖的大门永远向我国杰出科学技术工作者敞开!
三、关于何梁何利基金今后的工作
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何梁何利基金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科技大奖。
光荣属于何梁何利基金创立者!光荣属于全体获奖科学技术工作者!光荣属于所有为何梁何利基金无私奉献的优秀志愿者!
光荣是对历史的记载。光荣意味着责任。
历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典礼,高瞻远瞩,语重心长,对何梁何利基金给予了亲切关怀、勉励和指导,给予基金同仁莫大鼓舞和鞭策。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何梁何利奖寄予热忱期待,基金同仁也将铭记在心。值此,世界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之际,举国上下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时刻,何梁何利基金将再接再厉、承前启后、志存高远、继往开来,与我国内地和香港科技共同体一道,努力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办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大奖,使之成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大杠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